版权所有: 南京巴布自创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:400-086-8108 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金盛路988号 备案号:苏123456 中企动力提供技术支持
合作申请
「金巴布」龙应台“人生三书”-----《孩子你慢慢来》
希望你在成为井井有条的大人前,拥有很多开心得一塌糊涂的回忆
最近看到微博某位大大推荐了一本书《孩子你慢慢来》,闲来无事便翻看看,这本书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,更没峰回路转的曲折,却又无数次的内心的契合和嘴角无数次的上扬。
置身这个崇尚速度的年代,我们生怕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落在同龄人的后面,留下永久的遗憾,这是社会的法则,我们依然无法躲避。我们歆羡鲁迅、郑渊洁等人名人对孩子“无为而治”的教育理念,谁敢践行呢?我们没有他们的资本,在巨大的“隐蔽的遗产”的保护下,他们的孩子可以免除一般意义上的生存竞争,而我们的孩子——普通人的孩子则是必须通过竞争的考试,跨过那个千军万马要冲击的独木桥。我们也想给孩子自由和快乐,但是不能,这是理性对情感的胜利,就这么简单。
我们当然知道,在孩子的世界里,快与慢不是唯一的价值。他快,是因为他体验到了生命飞翔的速度,所以,他要舒展他的肉体去追赶新奇;他慢,是因为他听到了心灵的回声,所以,他要停下脚步去猜测那个来自灵魂深处的秘密。在这些非关理性直指心灵的游戏中,快乐是最高的准则。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速度和空间,正如龙应台在序言《蝴蝶结》中讲述的那个故事,回顾童年,作者亲历了一个幼小生命被摧残的事件,她恐惧,但也有了生命意识的萌芽,所以,她才能面对一个五岁的小男孩,笨拙地包扎一束玫瑰:“我,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,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;是的,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,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,用他五岁的手指。孩子慢慢来,慢慢来。”面对幼稚的生命,我们无法催促,我们有的,只是等待!这是人伦,更是常识。
从龙应台与两个孩子的交流相处,生活中看似不经意的、随处可见的片段,却让小编感受到了龙应台那股从骨子里流露出的母爱,小编觉得,只有真正懂得爱孩子、内心充满爱的人才会把这些细小的、琐碎的片段记录下来,而这些小小的生活片段,在妈妈的眼里,又是这么的精彩、惊喜、值得回味!小编觉得她是个聪明的妈妈,她的孩子们是幸运的,她也是幸运的,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她有自己的智慧。鲁迅曾说过,要顺应孩子的天性,这是教育的规律。
当今社会很多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愈加得心应手。80、90的父母深刻的感受过曾被以爱的名义下干涉以及被剥夺自由,承受过凌厉的现实,面对残酷的竞争,上着增加砝码的特长班和补习班,而且,所有的做法都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——爱。所以他们不想再扮演跟这个社会一起剥夺孩子童年的同谋!所以,会让孩子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,去体验生活中必不可缺的“慢”。
小编的朋友是个情商很高的妈妈,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有爱更有度,她很清楚在这个大的教育体制下,有太多的”不得已而为之“,她深刻的知道学习是辛苦的,所以孩子会抱怨学习苦,并且当下读书无用论充斥社会,孩子都觉得自己没必要读书(实际上很可能是读不好)。但是她让孩子认知到,读书不一定让你成功或者赚钱,但它却是一把打开新世界的钥匙。也是你的敲门砖。可能你在人生路上走了十年都未曾用过它,但一旦需要的时候如果你没有,便只能彻底落后别人。所以,我也知道你学习苦,也不要求你成为第一,但你要在该努力的年龄,不惜余力。如果在最该努力的年纪选择了庸碌无为,却借口平凡可贵,我敢保证,将来你会非常后悔,却无法言说,而作为父母的我们更加不愿孩子将来怨我们。这个是她对孩子成长中的爱!更多的,她在孩子周末时,会带着孩子去山下骑车,去野外摘蒲公英,去小河边捉龙虾,去郊外摘槐花,会看着孩子自己动手做黄油饼干,看着孩子从烤的黑漆漆的到色香诱人的黄灿灿,看着孩子自己下厨,从淡到咸到正好到美味,在这一系列的成长中,这个妈妈她也学会等待,静待花开,慢慢来,让孩子自己去摸索。这个是她对孩子成长中的慢!
人生路途漫长,我们慢慢行走